科技与艺术的海上交融 一曲献给海军与城市的赞歌
国内首部军舰海上实景演艺《军港之夜》将于4月23日中国海军节在湛江首演
文/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余胜容 实习生 苏文苑
3月20日下午5时,科技湛江湾畔,艺术曾三度执掌央视春晚的海的赞天与人归网湛江籍导演杨东升,此刻正立于海岸高台,上交凝视着数控机械臂在潮声中升降起合,融曲为即将于4月23日中国海军节启幕的海军国内首部军舰海上实景演艺《军港之夜》进行深度指导。
海上舞台:
科技与艺术的城市交融
《军港之夜》以退役湛江舰老兵的故事为原型,通过《铸舰》《遇舰》《砺舰》《梦舰》《亮舰》五大篇章,科技再现该舰30年劈波斩浪的艺术峥嵘岁月。舞台设计融合声光电技术与海洋元素,海的赞400平方米的上交趸船机械舞台可灵活旋转、倾斜,融曲配合3D Mapping投影、海军数字声场技术及水幕作画,城市打造沉浸式五感体验。科技天与人归网此外,50米高的灯塔形游客服务中心、千人户外看台及栈桥等配套设施,将观众视野延伸至海天之间,形成“军港舞台+滨海景观”的独特观演空间。
青春身影:
演员特训与先锋表达
从全国选拔的60名专业演员已集结湛江,其中40人将在水上舞台完成高难度表演。为适应浮动舞台的旋转与倾斜,演员们经历了一个多月的“三班倒”特训,反复练习战术翻滚、列队冲锋等动作,力求还原海军官兵的飒爽英姿。舞蹈总监黄云松表示:“舞台的三个大型帆板设计,旨在模拟甲板作业场景,展现海上军人的坚韧气场。”同时,“00后”演员们将军事动作与舞蹈美学结合,赋予演出青春活力。
《军港之夜》并非湛江军事文旅融合的首次尝试。2024年春节期间推出的军舰奇幻灯光秀《我的名字叫湛江》已为这一IP奠定基础。新项目进一步升级,采用“昼夜双模式”运营:夜间以实景演艺为核心,白天则结合奥体中心海域开展水上运动,并与广州塔旅游公司合作推出“十里军港游船”项目,串联军事博览园、退役潜艇等资源,形成“登舰-观演-研学-体验”的全天候军旅产业链。湛江市旅控集团负责人透露,未来将联动周边酒店、餐饮、交通行业,打造深度军事文化体验区,推动坡头区成为军旅特色文旅目的地。
军港情怀:
文化杠杆撬动区域经济
作为国内首个以军舰为载体的海上实景演艺,《军港之夜》不仅是艺术创新,更是湛江军旅资源的“串珠成链”。导演杨东升坦言,选择湛江缘于其南海地理坐标、军港文化底蕴及“硬核军工+软性艺术”的融合潜力。该项目通过退役军舰与海洋、沙滩、城市景观的有机融合,将军事遗产转化为文旅新IP,成为以文化赋能区域经济的重要实践。
这场海上艺术盛宴即将于4月23日启幕。“这不仅是一场演出,更是一曲献给海军与城市的深情赞歌。”《军港之夜》文学总撰稿蒋云柯表示。
本文地址:http://suzhou.boxianghuihotel.com/html/134e5799808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